本网讯 我校第二十四届运动会已于11月5日下午圆满闭幕,但运动健儿充满青春活力的气息仍弥漫整个校园,让我们撷取一些运动场上精彩的瞬间,再次领略运动带给大家的力量与自信之美。
跳远篇
丝丝清风略过耳畔,缕缕阳光温柔亲吻田径场上每一个人的脸庞。一个个轻盈的身影,飞跃入熠熠闪光的沙地,在阳光下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
年轻的跳远冠军
从48岁起便连夺奖牌,一路过关斩将赢到如今,在跳远领域取得五连冠,稳占鳌头。这位活力四射的“老顽童”就是建土学院的王精明老师,他在此次校运会的教工老年男子组跳远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
王老师说,连续多年的成绩让他很自豪,希望能继续保持下去。而且在运动过程中,成绩其实是次要的,心态才是重点。王老师认为,运动不仅强身健体,而且还能愉悦身心,对于一个人的心态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跑出了速度,跨出了高度
在田径场另一端的三级跳远比赛中,19位三级跳远运动员高高跃起的身影在空中留下了美丽的弧线,一步,两步,三步,他们在沙池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七米多,八米多,甚至是九米,观众们发出一声惊叹。
三级跳跳远冠军
16级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刘凤贞以9.20m的好成绩荣获三级跳远的冠军。这是她第一次参加三级跳远比赛,从初赛的紧张到决赛的轻松,再到夺冠的激动,刘同学表示,期待明年的自己能更上一层楼。
跑步篇
趣味项目,让校运会充满欢乐
滚轮胎往返跑听起来似乎与运动会有些差距,但实际上却是校运会上一项独特又有趣的比赛。每个参赛人员你追我赶地跑着,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无比愉悦。最后,电子学院的教职工们以2分10秒的好成绩夺得了这场比赛的冠军。
教工组趣味项目
这场激烈又不失趣味的竞技带给人的不单是运动后的舒爽,还有让人由内而外的快乐。而这也才是每一年我校举行运动会的目的。
坚持训练,轻松应对
男子专业组400米决赛场上,跑道上尘土飞扬,仿佛海水涨潮一样汹涌而来。在最后一百米时,黄光新同学奋勇争先,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开始冲刺,最后勇拔头筹。观众的加油声仿佛大海的波浪一般,一阵高过一阵。
男子400m 决赛
男子5000m比赛
从小就开始练田径的他,打下了优秀的基础实力。所以在参加比赛之前,黄光新同学显得十分放松。在今天的比赛中,他一路都是瑶瑶领先,到最后面对手都追不上了,还放慢了速度。黄光新觉得田径运动会最重要的是重在参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跳高篇
裁判员的一声令下,他双眼注视着跳高上横杆的位置,奋力摆动双臂进行弧线的助跑,越跑越快,加速加速,双腿用力蹬地,转身,弯腰,收腹,如飞燕般掠过横杆。小小的场地里,绽放着每个选手强大的光芒。在本次跳高比赛中,经管学院唐泽彦获得了以165cm的成绩获得学生组男子跳高比赛第一名,而普金鹏同学则以175cm的优异成绩获得专业组男子跳高第一名,音乐学院的王健老师继续蝉联教职工青年组冠军。
女子跳高冠军
唐泽彦同学在高中时期就喜欢跳高,今年因想挑战一下去年夺冠高度,于是报名参赛,荣获第一名对他来说是个惊喜。他说道,自己能获奖与平时爱打篮球,还有校运会前每天的训练有关,再加上有班级同学和部门师兄师姐到场加油助威,给予了自己信心。
铅球篇
微微弯腰,身体前倾,挥动手臂投掷出了一个个铅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最终灵巧地在地上砸出一个个淡淡的痕迹。经过三轮预赛和三轮决赛后,来自教科学院的潘桂玲老师以6.93m摘得教工青年女子组的桂冠。13级电子学院的张崇杨同学则取得了学生男子组的第一名。
铅球项目
张崇杨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说到,自己从大一开始便连续四年都坚持参加铅球比赛,这次算是圆了自己的冠军梦。
幕后人员篇
赛场上的精彩,除了运动健儿平日的刻苦训练,付出了辛勤汗水外,更不要忘了幕后人员的充分准备,校运会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在观众眼前。
公平公正的裁判
来自14体教4班的李同学担任本次跳远比赛的裁判员,对于一些运动员的违规现象,他提醒:“心态很重要,在比赛时要明确目标,这样就会避免了踩线等的违规现象。”他称赞运动员们在赛场上表现出了永不放弃的体育精神。“脚踏实地,明确目标,认真负责”,是李同学对自己的要求。三级跳远比赛的组长张健同学也说道:“体育比赛如果没有了公平和公正,就相当于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所以,在测量跳远长度时,我总是会仔细确认那个数字。”
细心温暖的志愿者
细心温暖的志愿者
身穿志愿服的同学们跟着参赛选手,时而提醒选手注意事项,时而递水和毛巾,让选手得以充分的放松。16级文学与传媒学院的黄丽方是参赛老师的小跟班,黄同学在采访中说:“比赛全程跟着老师,问候老师的身体状况,尽自己所能帮助老师,让我觉得做志愿者是一件很光荣的事。当我负责的运动员取得好名次的时候,我也会感到高兴与自豪。”
认真敬业的新闻人
认真敬业的新闻人
田径场上,新闻工作者们也没有闲着,端起“长枪短炮”去抓拍每一个闪亮独特的场景,争取把赛场上的情况描绘得更详细,传递给在赛场外的人们。
观众篇
化工学院的杨同学被采访时正在认真地观看百米跑,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他本身也报名参加了校运会。他坦言道,观看比赛和自己在赛场上都会有紧张感,在赛场上会担心自己的表现,而作为观众时,则更容易被赛场上那种拼搏精神感染到。
化工学院的何嘉琪同学说:“校运会相较去年项目数量增加了,让参赛人员有了更多的选择,运动员的积极性也有所提升。”她还表示自己也很想参加校运会,但因为体力有限,未能走上赛场,希望参赛运动员好好比赛,尽己所能。
附件:
惠州学院第二十四届校运会田径赛团体总分前八名(学生组) .docx
惠州学院第二十四届校运会田径赛团体总分前八名(教工组) .docx
撰稿:江蓓芬等/文 蔡泽涛等/图
审核:金伟 签发:赵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