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

【阆苑评论】中国民间艺术奇葩龙门农民画炫彩互联网空间

惠州学院主办龙门农民画在线展览新观察

2020年春节期间,由惠州学院主办,惠州学院党委宣传部、惠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龙门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的“龙抬头  秀龙门”——龙门农民画在线展览,精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画作进行展示,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庆在画家们的笔下熠熠生辉、异彩纷呈,吸引了广大文艺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好评。曾在惠州地方文化部门工作并致力保护、挖掘龙门农民画艺术资源的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罗川山对这次在线展览欣喜、惊喜的同时,觉得眼前一亮,他认为: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大背景下,龙门农民画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经过惠州高等学府教学工作者、专业艺术家的艺术展示和科技呈现方式,愈益炫彩夺目。借助节庆文化内涵诠释的有利契机和在线展出的形式,以新视角、新思路梳理节庆文化内涵,编辑相关龙门农民画作品,龙门农民画将会赢得更多的受众和更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对助力地方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无疑将发挥独特的作用。

从最初的立足原乡、自我发展,到如今拥抱科技、走向世界,在一代代龙门农民画画家的辛勤耕耘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龙门农民画勇于把握时代契机,获得全新发展。本文将围绕龙门农民画的价值、在线展览形式的创新和充分利用节庆进行推广和宣传做简要的探讨。

一、龙门农民画多重价值的再发现

龙门农民画创作始1972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10多年来,随着龙门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龙门农民画赢得了全新的发展。在传统文化向传统复兴和现代演进的双重掘进中,在国家治理理念、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的当下,龙门农民画显然具有多种价值,且其价值将日益凸显和多样化呈现。

第一,龙门农民画的原生态价值。龙门农民画是以生活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原生态民间文艺形式,内容健康,积极向上,作品或表现传统农耕文明、民俗文化、地方文化,或礼赞新时代,表现时代发展,让农民和广大市民在人生与自然的互动和友爱中,在参与时代发展的大潮中,自由地体验着艺术生活所带来的稳定与安详。这非常契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新时代发展理念。这样的主题创作,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有助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龙门农民画的民间艺术审美价值。龙门农民画所反映的农村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以及独特的审美价值。发展到今天,龙门农民画题材越来越宽泛,表现形式和手法越来越丰富,将中国水墨、西方油画等绘画手法结合起来,把抽象绘画风格带入民间审美领域,大胆夸张却不失艺术性,丰富了当地的文化建设和惠州的文化表达。

第三,龙门农民画的文化产业价值。龙门农民画在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龙门县委、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实施农民画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抓特色、树品牌”的龙门农民画发展战略,倾力打造这一特色民间艺术品牌及其文化产业链。广泛的群众参与为龙门农民画实现普及化、市场化、产业化夯实了人才基础,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第四,龙门农民画的文化交流价值。龙门农民画还是龙门、惠州乃至广东对外交往的文化名片。除了走进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国际化舞台,从2010年起,龙门县已连续10次组团参加深圳文博会,为龙门、惠州文化产品赋予更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持续推进龙门、惠州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这些举措,提升了龙门、惠州的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龙门农民画在线展览的形式创新

经过近10多年的快速发展,龙门农民画知名度逐步提升,开发衍生出农民画礼盒、瓷片画、麻布画等产品,在推广和宣传上也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这次惠州学院所主办的龙门农民画在线展览形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和探索,让民间艺术产品炫彩于互联网空间,适应了互联网时代广大受众的需求,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

长期以来,各种文化产品博览会、展览会一直是重要的推广宣传手段,但是随着互联网普及,信息沟通交流越来越便利,削弱了其影响力,而“互联网+”形势下的在线展览,尝试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实践证明,龙门农民画在线展览在强调即时性、突出节庆氛围的同时,具有受众范围广、沟通便捷等优点。

有鉴于此,这样的创新推广宣传举措应该越来越多。今后,要充分发挥龙门农民画可以便捷实现资源跨界融合的产品优势,使其加速融入互联网、展览业、文化创意、文化旅游等行业,实现龙门农民画产业转型升级,带动龙门农民画与这些行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新兴业态。

三、利用节庆文化内涵的关联载体宣传传统优秀文化的探索

“龙抬头  秀龙门”——龙门农民画在线展览,该主题让广大网民和受众能够从熠熠生辉的画面中,领略龙门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庆的各种民俗活动和独特风情。事实上,传统节庆活动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于是,节庆之所以延续传承下来,就在于其具有的浓郁民族情感、深厚寓意和厚重的文化内涵。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环境也发生巨大变化,传统节庆活动和民俗文化展示有所淡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在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如何让广大人民群众不但“看得见山、看得见水”,还要“记得住乡愁”?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文化机构、各类院校要有所作为,积极支持和鼓励民间以多种方式营造浓郁的节日气氛,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文化韵味。值得一提的是,节庆文化的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其中,运用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多开发一些物美价廉的节庆文化产品,如开发与节庆文化内涵关联的农民画网上展览,或利用在线展出等新媒体二次创作易于传播的节庆宣传品,就是极佳的宣传方式。不惟龙门农民画,其他民间艺术在推广和宣传上,也由此可资借鉴。

四、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传承弘扬使命神圣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切实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加强宏观指导,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这对龙门农民画等传统文化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龙门农民画要实现“更上一层楼”,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其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

首先,要按照意见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力度和厚度的农民画。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大潮、火热沸腾的社会生活为农民画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难得的机遇。农民画画家要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光荣使命。

其次,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作品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和新农村正在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给龙门农民画画家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和空间,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求变、求新无疑成为新时代龙门农民画画家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艺术追求和目标。要与时俱进,大胆尝试,提升作品质量。(作者:祁大忠)


作者简介:祁大忠,1969年1月出生,湖北黄冈人,毕业于中南民族大学中文系,本科学历,文学士。现为惠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惠州市散文与散文诗学会副会长、惠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惠州日报社文化生活部主任助理,编辑职称,惠州报业传媒集团“采编之星获得者。参与《惠州历史文化丛书》等多种文集文选的编撰工作,发表过近10万字的文艺评论、书画评论。


在线展览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mXLNeen1JIlFUJHgg22M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