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3月14日上午,我校第三届数学文化节开幕式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举行。副校长刘国栋,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美术与设计学院有关负责人,数学与统计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及教师代表在文城会议厅参加了开幕式,全校1000余名师生通过钉钉软件直播形式在线上参加了活动。开幕式由数学与统计学院党总支书记许秋娟主持。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陈益智介绍了前两届数学文化节的开展背景、活动内容、主要成效以及本届数学文化节的活动方案。他指出,本届数学文化节活动方案在前两届数学文化节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了8个系列活动项目,重点打造学科竞赛、数学文化学堂及文化节VI设计作品征集等三大特色活动,旨在弘扬优秀数学文化,展现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活跃学生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丰富文化育人及实践育人内涵,推动我校大学数学课程改革和建设。
刘国栋副校长讲话
刘国栋在讲话中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工作中提出的新“四端之心”,鼓励同学们增强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和谨慎之心,停课不停学,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家庭劳动,加强体育锻炼,注重身心健康,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他指出,3月14日是国际数学节,也是国际圆周率日,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通过特殊方式举行学校第三届数学文化节开幕式,意义非凡。刘国栋从墨子对圆的定义出发,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圆周率在古今中外各时间段的发展历程,回顾了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刘徽、祖冲之、莱布尼茨、欧拉等著名数学家所做的重要贡献,并引用波兰女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斯瓦娃·辛波丝卡题为“π”的诗来致敬圆周率。同时,刘国栋高度评价了前两届数学文化节所做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并结合对数学文化、数学精神、数学核心素养等方面的理解,对本届数学文化节的特色开展及同学们今后如何更好地成长成才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希望数学文化节能办出品牌、办出特色,也鼓励同学们在学习数学中感悟数学精神,发现数学之美,培养周密的数学思维,形成良好的数学文化素养,真正将数学文化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师生们在线参与活动并观看“数学文化讲堂”第一讲《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与会师生通过线上讲座形式观看了“数学文化讲堂”第一讲《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讲座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张继平主讲,以生活中可见的美为引例,带领同学们通过数学的角度找到表达自然的规律与定理,让大家感受数学发现美和塑造美的奇妙。数学家不但要追求真理,还要为真理追求最简洁的表达方式,让它有美的形式。讲座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数学之美,也提升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认识,开阔了数学视野。
据悉,第三届惠州学院数学文化节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主办,数学与统计学院承办,美术与设计学院协办。本届文化节的主题为“涵养数学智慧,感悟数学之美”,活动完善了项目内容、扩大了活动范围,学生参与面较广。活动旨在活跃学生学术气氛,增强科技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科技人才,将历时4个月持续开展。有关负责人介绍,系列活动的开展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对提高学生学科竞赛能力、申报大创项目和师范技能竞赛以及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能力等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文:刘志威 图:屈杰 崔阳阳
审稿:陈益智 杨智圆 审核:金伟 签发:罗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