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

【东江大讲堂之258讲】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作“美育那些事儿”学术讲座

本网讯 11月5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应邀做客我校东江大讲堂,在图书馆报告厅作“美育那些事儿”学术讲座。教务处、宣传部、学生处、工会、团委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旭日广东服装学院师生到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教务处副处长、美育中心主任罗晓敏主持。

讲座现场

讲座上,尹少淳教授简述了美育思想20世纪初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并由此延伸出美育的初衷与定义。他指出,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对美育的理解由浅显变为深入,也逐渐领悟美育对人格成长的重要性。尹少淳教授解读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最新美育文件,并得出“美育已成为教育的刚性要求”的结论,引发在场师生的思考。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

尹少淳教授引用当下“贴标签式的审美教育”的实例,归纳了统一式的美育对维护社会秩序、满足大众审美需求的意义,指出美育对教育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讲述到创新是一种创造新观念、新事物和新方法的能力,并提出要从创造“新观念、新事物、新方法”三个方面来培养创新能力,从“绘画、设计、鉴赏”三门课程中汲取创新灵感。“新”是创造力外化的基本特征,“创新”存在“不美”的风险,敢于创新,追求与众不同,才能将美育的发展与时代同频共振。从一定意义上看,审美能力与创新能力是对立统一的。通过拓展对近现代美术作品的认同感,尹少淳教授概括了人类行为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构想阶段和实施阶段。他认为,美育过程需要创新意识和方法,借助独创性的图式和表示再现教学模式,增添鉴赏和美学课程的趣味性,从而达到美育教学的目的。

互动环节

讲座后,尹少淳教授与在场师生就美育和提升审美能力进行了互动交流,他的精彩回答赢得了阵阵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