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胜利召开。我校师生纷纷通过网络、手机、电视、广播等多种方式实时关注大会内容,热议两会精神,畅谈学习心得体会。
彭永宏(党委书记、校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一步凸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两会的胜利召开,宏观上描绘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微观上更加务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心声。高校是高素质人才培育的摇篮,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厚植民族团结进步基础,团结和带领全体师生员工,锚定发展目标,抓住“两个合作区”发展机遇,真抓实干,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车小真(党委副书记):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两会的胜利召开,高度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弘扬优良传统,担当职责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共识、汇聚磅礴伟力”的重大历史课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胸怀国之大者,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努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金伟(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全国两会是在我们党走过百年辉煌历程和国家凝心聚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召开的重要会议,大会报告不仅聚焦国计民生大事,还提供了路线图。大会精神在宣传思想战线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做到了入脑入心。我们要继续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把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尤其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浓厚育人氛围,以实干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曾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通过“两会”所展示的气魄和风度,我觉得做一个中国人很自豪,因为这个国家深深地呵护着她的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言简意赅,是谋划全局的蓝图指针,提振了人民信心底气。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回应民生关切,报告中特别强调要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我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两会”精神,并将其融入“大思政”课教学,用心、用情、用力上好每一堂课,引导学生立足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弘扬中国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绽放青春光彩!
郑广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两会”胜利召开,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在过去的一年,国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领域取得一定成绩及发展,为“十四五”规划实现良好开局。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学通弄懂两会精神,更要提高政治站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方面,创新方法及创新思维,把两会精神与自己授课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做好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引导好青年学生勇担时代责任与使命,让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雷吉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今年“两会”给人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一个“新”字。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跨越新目标新发展,不回避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操作性更强的建议和对策,体现了改革不停步的理念和改革不断向深层迈进的思想逻辑与实践要求,彰显出了改革的伟力。
黄金魁(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国两会聚焦医保、社保、低保、就业等民生问题,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了我们党所坚守的“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价值理念。李克强强调“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有就业才有收入,生活有奔头,也为社会创造财富。”就业不仅仅是学生个人或家庭的事情,也是党和政府的关切,它关乎整个国家的发展,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而他的“我真是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感动”一句话更是感动了我们。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激发大家为党和国家的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
李楠(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全国两会顺利召开,鼓舞人心、意义非凡。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做出全面工作部署,明确要求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教育是国之大计,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我要深入学习两会精神,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思政课教育改革,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发挥好关键课程的作用。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段皎琳(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作为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将“两会”精神融入到教学和学生工作中去,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去。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从而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立德树人主渠道的作用。
陈梦圆(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用“五个必由之路”系统阐明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的基本经验,深刻揭示了中国答卷背后的成功密码。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深入学习“两会”精神,明确自身的责任使命,充分发挥好思政课的立德树人主渠道作用,力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为祖国培育和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向新时代交出一份思政课教师的合格答卷。
罗泽荣(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政府工作报告实事求是、聚焦民生、紧贴民意,句句都是“重点”,满满都是“干货”,倍感振奋,催人奋进。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把政府工作报告和会议的聚焦点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推进“两会”精神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更加关注关心国家政治大事,更加坚定政治信仰,自觉将个人的人生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融合,做好时代强音的传递者、铸魂育人的引路人,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深度和效度。
赖瑛(民盟惠州学院党总支副主委):我比较关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问题,这些都是民生大计、国之根本。稳就业、坚持房住不炒、落实三胎生育政策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希望各领域朝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做好养老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而疫情防控形势多变,对医疗救治资源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同样提出了严峻挑战。这对这些问题,两会上都给予了回应,中国也将更加矢志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积极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朱云(致公党惠州学院支部副主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要把迎接中共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今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在思想引领上求实效、在协商建言上出成果、在服务大局上有作为,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贡献政协力量。今年我荣幸当选为惠州市新一届政协委员,也深刻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我将做好自己的本职岗位工作,积极参政议政,特别是要结合自己的专业所长,努力为地方的乡村振兴和传统优秀文化的复兴做出自己的成绩和特色。同时,也将继续带领致公党惠州学院支部,为地方的教育、经济、民生建言,以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
郭平兴(政法学院副院长):全国两会全面提出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学科,加快培养理工类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作为高校科研工作者的一员,倍感振奋。2022年,是我校“申硕”的决胜年,我们要紧跟步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工作中坚定理想信念,以强烈的责任感、昂扬的精神状态,夯实专业建设主阵地,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为学校“申硕”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王秋花(政法学院博士):当今世界,新冠肆虐、经济低迷、战火纷争……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怀揣民族复兴之梦的东方大国,如何不负过往、未来可期?“五个必由之路”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的“成功密码”,“五个有利条件”为中国发展注入强大底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等具体任务。作为一名高校党员教师,我将认真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结合地区发展,学校建设和岗位工作实际,发挥专业特色,积极作为担当,为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李普亮(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作为一名从事经管类专业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既是个人科学研究的重要指南,也是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素材。2021年中国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十分复杂严峻,但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中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政府依然提出了“5.5%左右”的增长目标,展现了政府的担当和自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提振信心,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全方位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工作,为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智慧和力量。
曾子川(青马班学员):全国两会期间,如何保障妇儿童权益成为了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人大代表的提案直击痛点,力争从根源上解决拐卖人口的问题犯罪行为,国家层面表示了坚定的决心,让人民群众的期待有了更具操作性的制度保障。
陈鑫怡(青马班学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前进,当代中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且独特的实践创新,而改革发展、矛盾风险以及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都和中华儿女大团结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加强和各民族、各政党、各宗教、各阶层以及海内外同胞之间的联系,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潘科楠(青马班学员):在全国两会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等问题是政协委员们关注的重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我们青年必须坚定信念,继续践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