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9月14日上午,惠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启动仪式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联盟成立仪式在我校旭日科技大楼A座302会议厅举行。项目通过校地共建、校校共建、工作室共建,立体式、多层次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组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研究、交流和展示活动,推动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协作机制,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在团结协作中跑好育人“接力赛”。
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惠州学院监察专员罗川山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惠州市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余浩及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惠州市高职高专代表,各县(区)中小学领导和政治研究员代表,以及其他惠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成员单位代表和惠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教师联盟成员参加仪式。仪式由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赖平主持。
惠州学院教务处处长陈益智宣读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名单的通知》。惠州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金伟宣布了惠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成员名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教师联盟名单。
余浩代表惠州市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对惠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项目的启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在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单位、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指出惠州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共同项目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联盟是统筹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创新协同平台的有力推手,项目的启动和联盟的成立是我市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内涵建设取得新发展、新成效的良好开端。他强调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市直各学校要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会推进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二是要明确重点任务,准确把握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的各项要求;三是要加强合作交流,有效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的统筹引领作用。推进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建设,大家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形成有效办法,以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为形成全市共建共享的思政一体化大格局而不懈努力。
罗川山代表惠州学院作了讲话,对与会各位领导、同志们、朋友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大家对惠州学院长期以来的关心、指导、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介绍了惠州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厚的历史底蕴、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丰硕的发展成果。他表示惠州学院将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师资力量和课程优势,在思政课内容的一体贯通、思政课教师队伍的一体互动、思政课教学模式的交流互鉴等方面下功夫、建成效,切实推进惠州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指出推进共同体项目和教学联盟建设,首先要进一步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办好教学联盟的政治自觉;二要充分尊重大中小学思政课的自身规律特点,在把握教学特殊性中贯彻教学普遍性;三要高质量高标准的重视建设教学联盟的工作协同机制。
会上,惠州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省监委驻惠州学院监察专员罗川山,惠州市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党组成员余浩,惠州学院学生处处长陈益智,惠州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金伟,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赖平,惠州市教育局思政法规科科长刘洪新共同为惠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和惠州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联盟揭牌。
揭牌仪式后,与会领导和教师代表前往惠州学院丰湖牌坊合影留念。
启动仪式结束后,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游少华主持开展了教研活动。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石成副教授应邀为参会教师作《课程目标一体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主题报告。惠州市实验附属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科组长罗美玲,大亚湾区教育文化卫生健康局政治教研员廖剑辉,惠州城市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支部副书记、副院长彭敏分别代表小学、中学、大中专学校,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了发言。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部署,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重要保证。惠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联盟的建立既为加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搭建了重要平台,也为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抓手,必将对全市思政课教育教学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