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新闻

文学与传媒学院:闫占士老师期中公开课顺利举办

本网讯 11月8日早上八点,闫占士老师举行文学与传媒学院《基础写作》期中公开课。多名老师前来旁听,23汉五班全体参与本次课程。此次课程分为三大块:逻辑对写作的意义、逻辑在写作中的实际应用、如何判断写作是否符合逻辑。

闫占士老师在讲课中

在第一部分中,闫老师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引导同学们思考逻辑对写作的意义。他提到了《黑猪毛,白猪毛》——一篇短篇小说。小说讲述了根宝想要替镇长坐牢一事。原文是以根宝——想要替镇长坐牢的人之一——为主视角进行描写,而闫老师反其道而行,以镇长视角讲述了车祸到找人坐牢,再到选人。相反的思路让同学们一步步想象、猜测最后的人选,用逻辑补写因果。如此生动的方式不仅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同时让知识通俗易懂。

在后面的两个部分中,闫老师分别提到了《荒岛》《我的恋母情结》《天下无贼》等文章和电影。《荒岛》讲述了厌倦城市生活的男人逃到了荒岛生活,最后无意识地将荒岛变成了现代都市。闫老师娓娓道来,循循善诱,阐述出从城市到荒岛、再从荒岛到城市的完整逻辑链,生动形象地勾勒出逻辑的作用之一——有序推进故事情节。

课堂中,闫老师尤其注意设置思考点。他会将故事挖空,让同学们去补充故事情节,去亲自体验逻辑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同学们也积极配合,多种古灵精怪的思路涌现。

而在最后一个板块中,闫老师提到了“故事推进是否合理,尤其是偶然是否具有可信性”是判断写作是否符合逻辑的重要依据。闫老师再次拿出《劳拉快跑》中的片段进行举例式说明,“通过偶然性探讨命运,是符合逻辑的,是不会为读者所诟病的。”

本次课堂中,闫占士老师旁征博引,博学多识,九十分钟内穿插了无数个文学作品。其独特的以故事引导同学思路的方式深受同学们喜爱。在课堂发言阶段,同学们或互相讨论,或举手发言,课堂氛围活跃。此次公开课别具一格,展现了闫老师的学识和风采,体现了23汉5班同学们的良好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