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抢抓就业关键期,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12月1日起,学校党委副书记车小真率学生工作部、党政办公室(校友服务中心)、宣传统战部及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人赴中山市、珠海市、佛山市及东莞市等地访企拓岗,走访了歌尔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国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岭南生态文旅股份公司、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广东红日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珠海剑心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和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就人才需求、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
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推动供需适配
车小真一行参观了各企业的生产区域、研发中心等主要场所,企业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运营体系、未来规划、人才发展战略和招聘计划。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电声行业龙头企业,也是全球微电声领域领导企业,主要从事声光电精密零组件及精密结构件、智能整机、高端装备的研发,人力资源部总监介绍了公司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规划,并对光学、自动化、软件、人工智能等专业提出企业人才需求计划。
车小真一行走访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国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葛凯详细介绍公司的主营业务、技术创新能力、产品研发及市场布局。葛凯表达了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精细化工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期待我校提供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化工新材料专业人才。
车小真一行走访珠海国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合影
珠海剑心互动娱乐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宇华介绍公司专注网络游戏的创作与设计,以做精品游戏的方式传递中华文华,致力于成为中华最具体文化影响力的游戏公司,目前急需艺术设计、服饰设计、计算机软件等专业人才,希望我校给予支持。车小真对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表示感谢,她表示,惠州学院作为东江流域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摇篮,主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近年来八成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就业,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在98%以上,毕业生社会适应度高,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开展访企拓岗旨在主动了解企业用人需求,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她要求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要与企业积极对接相关工作,同时,她希望企业能积极参与学校的就业指导活动,通过举办专场宣讲会、招聘会等形式让毕业生了解企业,并投身企业发展。
车小真一行走访珠海剑心互动娱乐有限公司
联动企业优质资源,助力人才培养
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必胜对我校历届毕业生在工作中展现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表示认可。校企双方就毕业生实习就业、校企合作等工作展开了深入探讨,希望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为学生打造更具前瞻性与适应性的职业发展路径。刘必胜分析了目前服装行业遇到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希望服装专业的学生扎根专业,注重培养创新能力,提升自身素养。
车小真一行与佛山市安东尼针织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交流座谈
车小真一行在我校85届校友、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尹洪卫的陪同下参观了公司成果展厅,深入了解岭南股份“生态+文旅”的战略发展方向,对其在助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中作出的贡献表示肯定。座谈会上,尹洪卫对母校的培养表示感谢,并分享了个人的成长历程,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和支持母校发展,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指导,促进学校与校友的共同发展。
车小真一行参观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车小真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近年来我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听取校友对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她指出,要进一步加强与校友单位的沟通合作,不断优化我校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双方期待在人才联合培养、共建实习基地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
车小真一行与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交流座谈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促进产教融合
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韩燕提出,希望集中各方优势资源打造合作平台,通过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使学生课程实践更加贴近产业现实,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双方就科技创新、项目合作、成果转化以及未来的研究生培养等领域加强合作达成共识。
车小真一行参观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果展厅
中山市广东红日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少光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主营业务、技术创新及未来规划,并表示校企双方合作有效助力公司成长,未来双方在自动化、机械电子等专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科研项目相关合作,共同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和创新。
车小真一行与广东红日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交流座谈
此次访企拓岗聚焦行业领域人才需求,汇聚了一批就业岗位资源,也进一步凝聚了校友力量,为后续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校将进一步精准对接惠州市各行业协会,继续挖掘就业岗位,为毕业生搭建更多优质就业平台,全力促进我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